![]() |
文明龙岩网9月27日讯 在龙岩这片红色土地上,历史、现在、未来一脉相承,昨天的故事与今天的奋斗 联系在一起,先辈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进。 90年前,踏上长征路的8万多中央红军中,有2.6万闽西子弟。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用坚定信仰和顽强斗 志共同谱写了人类的精神史诗,用宝贵生命和澎湃热血共同铸就了伟大长征精神。 90年来,伟大长征精神早已融入闽西红色基因,成为龙岩老区苏区人民永远的血脉传承。每一代人有每 一代人的长征路,当前全市上下正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全力以赴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建设,奋进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 8月15日,全省首单福建碳中和林项目碳汇交易在“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县签约,共交易林业碳汇量500吨。这是一次“两山”转化的全新探索,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武平县积极开展碳中和林业碳汇项目探索。8月15日,全省首单福建碳中和林项目碳汇交易在武平签约。图为万安镇捷文水库一带。通讯员 黄梅平 摄 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怪?,着力在?;ず透纳苹肪持惺迪?span>绿色崛起—— ▲持续拓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决定性胜利,实现从“水土流失重灾区”到“水土保持先行区”。龙岩作为唯一设区市代表在全国水土保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成功入选联合国相关公约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成为全球生态修复典型。 ▲持续拓展提升林改“武平经验”。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等4项创新举措写入国家深化林改方案。在全国率先推出林业碳汇指数保险、“普惠金融·惠林卡”等改革创新举措,成为充分发挥林业产权价值、助力林农开启金山银山的“金钥匙”。 ▲在全省率先实行“双河长”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实现河长设置全覆盖。今年上半年闽江流域(龙岩段)国省控、省控小流域断面I-Ⅱ类优质水比例均为100%,实现全域Ⅱ类水。 ▲着力发展林下经济、苗木经济、生态旅游产业,全力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绿色生态产业增长迅 龙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79.21%,连续44年位居福建省首位、全国前列。良好的绿色生态为我市带来了一块块“金字招牌”: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 9月14日在龙岩高新区(经开区)广龙合作产业园的动力电池组件及AI大模型智能产品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注塑车间、SMT贴片无尘车间正紧锣密鼓进行空调管道安装等施工。 ▲广龙合作产业园。融媒体记者 章宸睿 摄 老区发展根本要靠“自身骨头长肉”。近年来,我市以争优争先争效的高度自觉,坚定不移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深入实施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战役,全力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今年1-8月,全市十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41.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2.9%;1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62.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6%;1012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62.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6.3%。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向新而行,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组建了有色金属等四大产业研究院,制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12条等政策。 德尔科技、晶旭半导体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金龙稀土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龙净环保、福龙马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 与此同时,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N”政策,推动“2+4”工业产业稳步提升,加快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我市入选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名单,并获1亿元奖补资金。 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是龙岩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我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对口支援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健全部际会商协调机制,助力对口支援重大项目落地。 2020年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来岩对口支援挂职干部牵头引进推动项目61个、涉及资金332.3亿元。 向“融”而行努力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上走前头 时至秋季在新罗区雁石镇厦中村笔挺的水稻随风摇曳在广阔稻田里形成一道道翠绿波浪。 这是厦中供销农场的3000亩粮食生产集中连片基地,目前水稻已进入再生季抽穗期,村民们正进行田间管理。 时下,这种由专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共同参与的“供销农场”种粮模式正在龙岩全市推广开来?!?/span>自己的田托管给供销农场,不用参与生产就有田租收益和产粮分红,又解决了耕地抛荒问题,何乐而不为呢?”厦中村村民施该怀说。 ▲新罗区雁石镇厦中村。(资料图)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市全面推广“供销农场”粮食生产全托管新模式,全力探索破解我国南方山区“种粮效益低、谁来种粮、耕地抛荒”等粮食安全生产问题。2023年2月,该模式被写入“省委一号文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是关键。我市创新机制,实行“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把发源于上杭才溪的“六个共富”机制在全市推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我市排名第一,实现两连冠。 为下好城乡融合发展“一盘棋”,我市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县域城市为支撑、广大乡村为基础,具有龙岩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幅环境优美、乡村宜居、百姓幸福的城乡融合画卷正呈现在我们眼前…… 向“活”而行 努力在扩大双向开放上走前头,新时代的龙岩山门大开改革发展活力迸发、步履不停 8月10日至18日,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文化节在连城县举行,来自两岸的近300名青少年棒球运动员在球场上比拼球技,以球为媒缔结友谊。 ▲2024年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邀请赛暨棒球文化节在连城举行。融媒体记者 章宸睿 摄 一湾海峡浅,两岸情缘深。我市持续深化龙台各领域交流合作,做优做精“海峡客家”两岸民间交流品牌,做大做强“大陆阿里山”两岸农业合作品牌,全力支持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升级发展,园区连续八年在全国台创园考评中获得第一名。 英雄花开红土地,珠江潮涌龙岩城。近年来,广龙对口合作步子越迈越实、领域越拓越宽。 广州11个区和广州开发区与龙岩7个县(市、区)和龙岩高新区全部建立结对合作关系。两市签订《对口合作协议》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三个子协议,累计签订对口合作行业(部门)协议54份。截至目前,引进广州方面项目81个,总投资380亿元。其中,引进4家广州世界500强企业项目落地龙岩并加快建设;持续开展“百万老广游龙岩”活动,今年1-8月,全市接待广东游客约270万人次。新时代厦龙山海协作不断走深走实。 今年3月7日,我市推进新时代厦龙山海协作专题会召开;4月1日至2日,龙岩市党政代表团赴厦门市学习考察,其间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龙岩与厦门各取山、海之优势,真诚合作,结伴同行,收获累累硕果,共同谱写山海协作的华丽篇章。 扩大双向开放合作“朋友圈”,我市还倾力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大平台,推动外贸扩量提质。与20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全市外贸进出口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生产型出口企业占比跃升至80%。 向“民”而行努力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上走前头 每一项具体的公共服务看似都是“小事”但对应的却是民生“大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市聚焦教育、医疗卫生、市域社会治理、城乡公共设施等,以一系列务实之举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托举未来,办人民满意教育。2023年,全市上下落实“教育强市”战略27条措施,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205个,高考本科上线率、特殊类型上线率再上新台阶,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健康龙岩,托起百姓“健康梦”。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30条措施助推“健康龙岩”建设。2023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及省对市绩效考核14项指标中,我市共有11项指标排名全省前三。 ——补齐短板,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全市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我市困难群众低保标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3年,全市共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6.25亿元。 ——夯实基础,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群众安全感率持续保持在全省前列。全国市域治理试点合格城市创建通过省级验收、中央复核。 一项项暖民心、安民心、聚民心的答卷,汇聚成群众家门口的幸福。 向“爱”而行 努力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走前头,红土青山,闪耀爱的光芒, 龙津汀江,翻卷爱的波浪
▲7月17日,新泉整训纪念馆正式揭牌开馆。(资料图) 近年来,我市统筹抓好红色基因传承、精神文明创建、传统文化弘扬、“聚力红土铸魂 奏响龙岩强音”等工程,打好“大爱龙岩”牌,全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革命老区精神文明新高地,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和不竭动能。 微光成炬,星火燎原。全市广泛开展“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建设活动,持续奏响“春季送福、夏季送凉、秋季助学、冬季送暖”四季歌,让大爱成为龙岩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地标。6月16日,我市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市领导带头为灾区捐款,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全市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全力抢险救灾,?;と嗣袢褐谏撇踩?,龙岩人民同心协力共战风雨的故事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报道。 讲好革命故事,擦亮红色底色。我市持续抓好史料研究,重点加强对毛泽东七次入闽、古田会议、才溪乡调查等史料的搜集整理,深化闽西籍红军将士长征史实研究,打响“古田会议丰碑”“调查研究模范”“万里长征起点”“中央红色交通线”等红色文化品牌。持续加强红色文化文艺创作,涌现出电影《毛泽东在才溪》《古田军号》、“红色三绝”电视剧等红色题材文艺精品;组建“红旗不倒 老区不老”宣讲团,自2021年以来,先后赴福建省直机关、广东省广州市、中央国家机关和央企等,开展闽西红色故事宣讲30多场,线上线下受众2000万余人次。 长征万里雄关道,征程漫漫不停歇。在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新长征路上,龙岩人民将持续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满怀豪情交出新时代的优异答卷,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
相关报道 |
![]() |
地方文明网站 |
![]() |
龙岩文明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