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5小时上门服务内容-51pcmc品茶论坛,同城附近100元,免费风楼阁全国约

首页>新闻播报

聚力乡风文明新建设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4-12-03 10:00:00 责任编辑:谢晓芸 来源: 龙岩市文明办、新罗区文明办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年以来,龙岩市新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善工作机制,细化治理举措,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塑形”“铸魂”相结合,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
    提升理论宣讲

    “这口‘思源泉’厚植了总书记‘饮水思源、勿忘老区’的为民情怀……”近日,在新罗区东肖镇邓厝村“思源泉”旁,“东肖红红土初心”银发宣讲团团长邓爱芹正用俚语俗话给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一口水井的故事”。

  理论宣讲传递文明新风。近年来,新罗区以村为单位,积极建立乡村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文化站等,开辟有乡村特色的理论宣讲栏目,将文明新风送到村民家门口,有效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共开展理论宣讲活动90余场,参与人数达5000人次。同时,借助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让微视频、微课堂等理论课堂从“纸面”走向“云端”,让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

图片

宣讲员邓爱芹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拓展文明实践

  10月30日,新罗区总工会联合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在小池镇培斜村举办“工助振兴 共同富美”竹席包边劳动和技能竞赛,以赛促练,进一步提高竹席包边职工技能,激发他们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

  为提升群众致富增收技能,除了以赛促练、培训等方式外,新罗区由区农业农村局、区科协牵头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志愿服务队,目前已有服务队1504支、志愿者11.8万人,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展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新罗区推进“中心+所+站”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站、实践点、实践基地等)作用,开展农业知识讲座50余场、研学活动80余场、院士精神宣讲志愿服务230余次;共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红白事劝导、“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356场次。

图片

红坊镇进贝村召开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推进会

    深化移风易俗

  以文明行动兑换超市积分、以超市积分移转陈规陋习。大池镇在大东村设立积分超市,出台积分办法,将移风易俗内容作为积分重要指标,有效破除陈规陋习。这是新罗区探索特色做法,引导移风易俗的缩影。

  在探索特色做法的同时,新罗区积极发挥村规民约“软约束”作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强化村规民约对移风易俗的引导作用,目前全区356个村(社区)村规民约修订完善率已达100%,今年有80%以上的红白事按照新规定执行;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阵地,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创城、禁毒反诈”等各项志愿宣传服务活动90余场,受众超万人。

图片

大池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讲

    升级文化设施

  5月,龙岩市启动“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工程。以实施该项工程为契机,新罗区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提升红色文化地标、丰富乡村文化活动,提升居民文化素养、文明素养。

  在北城街道石埠村,200平方米的乡村文化广场建成以来定期举办文化活动,月均接待村民超1000人次;在东肖镇,3200平方米的“后田院子”今年已开展两岸青年交流营等80多场活动,红色主题活动约10余场,受众超万人次;在大池镇,依托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该镇今年已开展文明实践、邻里守望、褒扬善举、就业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77场,服务人数达1.3万余人次。

图片

北城街道石埠村举办“巾帼心向党,舞动新时代”主题活动

相关报道

地方文明网站
龙岩文明网站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中共龙岩市委文明办
Copyright (C) 2011-2015 All Rights Reserved